UU快3

您现在的位置:荷城文艺 > 文化
姚安高氏源流备忘录
文章来源:原载2013年《荷城文艺》第1期 访问量:11033 时间:2015/1/19 22:45:55

近读明?崇祯年《高氏家谱》、清?甘孟贤《高雪君先生家传》、民国?由云龙《姚郡世守高氏源流总派图》、民国?高思明《弥兴官庄高氏族谱并序》、方国瑜《高氏源流总派图概说》以及民国《姚安县志》等史料,有感于姚安高氏源流之深远、世袭土官之长久、历史地位之重要,实属罕见,为云南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惊叹之余,又参阅了《新唐书》、《蛮书》、《南诏野史》、《云南简史》、《云南民族史》及《大理古代文化史》等史料,在相互印证和补缺的基础上,姚安高氏源流逐渐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明晰了起来。为方便记忆,现以姚安高氏历代世袭土官为脉络,删繁就简,省去一些繁枝旁叶,进行梳理,并择其要点备忘如下:

一、姚安高氏远祖

姚安高氏,源自宋?大理国皇室后裔,其远祖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越嶲郡 “叟帅”高定。高定,原籍庐陵县井冈乡(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后汉时移居越嶲,逐渐发展为豪强“大姓”并割据称雄一方。

是时,中原东汉王朝已经瓦解,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在此形势之下,南中的豪强大姓们在归属上就不得不有所选择。通过选择,益州郡(今云南)的雍闿、孟获,牂牁郡(今贵州西部)的朱褒,越嶲郡(今四川大渡河以南)的高定等南中豪酋大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选择了投吴反蜀,想借此巩固自己的割据地盘。南中即“西南夷”地区的泛称,相当于今天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全部和贵州西部。这是蜀汉政权的大后方。为确保蜀汉政权大后方稳定,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兵分三路南下征讨。面对南下的蜀汉大军,雍闿、孟获也率领自己的部曲北上入越嶲与高定合力进行抵抗。后因触及到自己的割据利益,矛盾激化,高定的部曲杀了雍闿,导致联盟瓦解,蜀汉大军便趁机杀了高定。孟获则通过诸葛亮“七擒七纵”,最终归顺了蜀汉。至此,南中地区纳入蜀国版图,高定的豪强大姓地位不复存在,后人流散四方,隐匿于世。后历经晋朝、南北朝和隋朝400余年,不见诸史料记载。

关于高定,在《高氏家谱》中有这样记载:“高公,讳定,……时至,孟获为乱,诸葛武侯渡泸计之。定公素为夷长所畏服,有谋逆于公,公力止不从。后术诛雍闿、朱保,以俘献武侯,武侯嘉公忠,请封以益州守,即今有大理府地。”此说与正史不符,有改动之嫌,故立此存照。

二、姚安高氏先祖

有史可查,姚安高氏先祖从高子进开始。高子进,唐初以大将军职进入南中,其大将军职传望凑、凑晟、晟君。至君补,由唐王朝派任蒙舍诏(六诏之一,今巍山)掌朝内史,传补猷、猷武、武茫。至茫善,任开南(今巍山)镇守,传善诺。至诺义,镇银生府(今景东)。至义和,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义和仍从蒙氏,任蒙大将军职,后移为弄栋(今姚安)演习(府、郡主将),传和亮,此为高氏进入姚安为官之始。至亮从,任南诏“爽”官,传从君、君辅、辅仁、仁温。亮从任功爽期间,与中原交往甚密,对汉文化推崇备至,出使唐王朝时,获经籍49种,首开南诏国汉文化学习之先河,贡献最大。至温情,任南诏国坦绰。至情智,任南诏国布燮(坦绰、布燮、久赞,统称清平官,参与决策国事,相当于宰相)。

另据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记载,姚安高氏先祖,似乎应该从善巨郡(今永胜)郡守高方开始。

是时,郑买嗣灭南诏国,建大长和国。二十六年后,赵善政纂权,建大天兴国。十个月后,杨干贞纂权,建大义宁国。八年后,公元937年,高方助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伐杨干贞,建大理国。因开国有功,高方被封岳侯,分治成偈(今永胜地)、巨桥(今昆阳)等地。至智升,袭岳侯,后封德侯,又封鄯阐(今昆明)侯,世有其地,建东西两寺及双寺塔,开昆明之灵迹。因讨平杨允贤叛乱有功,又晋升布燮。至升泰,袭鄯阐侯。杨义贞弑君自立四个月后,升泰遵父命起东方爨僰兵讨而诛之。公元1094年,大理国段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被国人拥立为君,建大中国,国号“大中” ,在位二年,临终遗命:“我之立国,以段氏之弱。我死,必以国仍还段氏,慎勿背我。”至泰明,遵父遗命,立段正明为君,史家称其为“后理国” 。泰明自任布燮,封平国公,执权柄,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拥虚位而已。

另据尤中《云南民族史》所载,高升泰为君二年后遗命将王位归还段氏,实属无奈,是在各地诸侯不服、大中国政权难于巩固的情况下所作的明智之举。鉴于政权的得而复失,高泰明为布燮时,积极扶持高氏家族势力,将家族中人分封到八府四郡及较发达的地方去做世袭诸侯,进而起“葵能卫足”之作用,以便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夺取王位。其中,宋高宗绍兴初(公元1131年),后理国王段正严封高泰明第三子明清为姚府演习,并世有其地。

三、姚安高氏始祖

姚安高氏始祖为高明清。高明清,为定远将军,姚府(今姚安)演习。公元1147年,三十七部反叛,围攻鄯阐,高明清举兵驰援,后战死。其子逾城生袭姚府演习,传逾城光。至隆政,袭姚府三郡演习。至政均,段氏亡国,元朝一统,降姚府为州,隶大理路。政均入朝,授武毅将军,袭姚州守,传均明。天历戊辰(公元1328年),均明携方物入朝贡献。文宗皇帝嘉其世济忠孝,自远述职,赐衣,尚方(官署名,主造皇室所用器物)赐鞍辔、乘黄(四匹黄色的马)、楮币(纸币)称是。命升姚州为姚安路,均明晋升为姚安路总管,传明寿。至义,已是元末,降姚安路为姚州,义袭姚州守。至实,入明朝,“土流兼治”,姚州升姚安府,设知府、知州,朝廷派“流官”任知府、知州,实改袭姚安府土同知。至此,姚安高氏分袭土府同知和土州同知两支。明朝的土府同知依次是寿寺、寿保、贤、贵、翔、凤、齐斗、钦、金宸、光裕、守藩、(泰翟:需造字)照袭。清初,(泰翟:需造字)义不仕清,出家为僧,传世职土府同知于奣映。奣映,晚年托疾辞职,归隐结嶙山,设馆授徒,著述立书,终成川滇大儒,堪称典范。奣映传映厚、再传厚德。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因与苴却土民争讼十马地,厚德谪戌江南停职。明朝的土州同知依次是惠、梓潼赐、澄、椿、郯、弼、继先、应麒、昺、晶、显锡、辅。至清朝,土州同知依次是启宗、宗显、宗亮、宗禹、禹配、配忝、维藩、嘉澍、殿元、复兴止。复兴于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袭,已是清朝末期。

四、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

从高明清封为姚府演习并世有其地,到清朝末期世袭土官终结,历经宋?后理国、元、明、清四朝,约七百多年,姚安及周边大部分地区一直为姚安高氏所统治。有感于姚安高氏的丰功伟绩,姚籍名人赵鹤清(1886-1954)有古体诗(杂言)《光禄山怀古》赞颂。古诗很长,其中“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一句最为经典。但在理解上,今人过多偏颇,最突出的,是避虚就实,对号入座。殊不知,诗人写诗,诗中数字,可实指也可虚指。现列举如下:

九爽,应为虚指。南诏、大理国官制。王称骠信,下设清平官(宰相、相国),官号是坦绰、布燮、久赞、彦赞。其中彦赞为大理国所增设。清平官之下设九爽(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功爽(劝爽)主官人,宗爽主户籍,万爽主财用,慈爽主礼,引爽主宾客,幕爽主兵,罚爽主刑,厥爽主工程,禾爽主商贾。一般而言,九爽皆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任。据史料可查,姚安高氏先祖多人担任过爽官。如南诏时期的高亮从(功爽)、高从君(禾爽)、高君辅(劝爽)、高辅仁(慈爽)、高仁温(慈爽)。至大理国时期,高泰明、高泰运、高明顺、高顺贞等为清平官,曾兼九爽之事。另有高惠寿(宗爽)、高隆政(引爽)、高明生(厥爽)等均任过爽职。

七公:应为虚指。南诏、大理国时期,“公”是最高封号,是帝王加封、赐予的称号。比如高泰明(封平国公、又封明国公,后人尊称为让国公)、高泰惠(国公)、高明顺(兴国公)、高明亮(政国公)、高顺贞(袭兴国公)、高贞受(平国公)、高受护(中国公)、高护隆(平国公)等。

八宰相:应为虚指。有史可查,除高温情、高情智任过南诏国清平官外,高智升、高升泰、高泰明、高泰运、高明顺、高顺贞、高量成、高贞寿、高寿昌、高观音隆、高贞明、高观音妙、高观音政、高阿育、高逾城隆、高泰祥等均任过大理国的清平官(宰相)。

三王:应为实指。高升泰为帝君时,其三个儿子(高泰明、高泰运、高泰惠)为信苴。信苴是白语,意为王子。是时,泰明受封大理,后为国相。泰运受封腾冲,初为腾冲府演习,后为国相。泰惠受封越嶲郡演习,守大渡河,后封为国公。

一帝:应为实指。宋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清平官高升泰接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富有圣德表正皇帝”,改国号为“大中”,称大中国,在位二年。但如果把追谥的“文成天佑安邦贤帝”高智升算上,则为虚指。

五封侯:应为虚指。南诏、大理国时期,“侯”是仅次于“公”的一种封号,是帝王加封、赐予的称号。有史可查,以下高氏均被封侯:高方(封岳侯)、高智升(袭岳侯,封德侯,又封鄯阐侯)、高升泰(袭鄯阐侯)、高升祥(袭鄯阐侯)、高祥明(袭鄯阐侯)、高明生(袭鄯阐侯)、高观音隆(袭鄯阐侯)、高隆政(封鄯阐侯)。

可见,“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一句,是对姚安高氏列祖列宗辉煌业绩所创造的政治传奇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总结,是高氏后人的骄傲,也是姚安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一段辉煌历史。

(饶云华)

 

(原载2013年《荷城文艺》第1期)

 

 

 

主 办:姚安县人民政府    承 办: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云南省姚安县栋川镇府前街18号 0878-5712792 yaxzfb@163.com

Copyright 2020 姚安县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5323250001 ICP备案号:滇ICP备17007482号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